大學專題心路歷程分享

Sumi
Feb 20, 2021

--

也許你感覺自己的努力總是徒勞無功,但不必懷疑,你每天都離頂點更進一步。今天的你離頂點還遙遙無期。但你通過今天的努力,積蓄了明天勇攀高峰的力量。
— 哲學家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

邁入大三之後,專題就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份,看待專題,我將整個心路歷程分為四個重要階段,找專題教授(升大三暑假~大三上)、團隊合作(大三上~大四上)、論文投稿(大三下~升大四開學前)以及專題成果(大四上學期中),並且分享自己靠專題就在推甄上獲得高分正取。

一、找專題教授

越早找教授越能找到適合的教授,我是在升大三暑假期間找到教授,那時候大多數都還不會找教授,因為我們有想好感興趣的領域,所以在找的過程中非常順利。

  1. 興趣領域
    我認為找專題教授的前提分為有題目以及沒題目的,若已經想好要做什麼題目,基本上就選擇對這個題目能夠給你很多指點與引導的教授為主。若沒有,可以先嘗試思考「想做的事情是什麼?」、「興趣領域在哪?」,以自己的經驗是找專題教授有很大一部份是優先考慮領域,因為想碰看看深度學習相關領域於是找了相關領域了教授。
  2. 負起責任
    基本上「主動」是一個大學生邁入研究的基本原則,詢問及聆聽過學長姐以及提供給學弟妹一些建議的經驗之後,我發現許多學長姊甚至學弟妹都會很在意「教授會不會主動關心專題進度」,這點我抱持著不同的看法,大多數人都會希望「教授要主動關心專題製作與進度」,我認為教授是否會主動督促進度與內容並不是重點,而是「自己是否有積極主動想要產出的心態」,在過去以升學為目標的制式化教育,老師定期安排作業督促我們繳交,讓我們有「進度持續前進」的安心感,但大學教授並沒有責任要負起專題的完成與否,更重要的是自己必須去擔起責任。
    我的指導教授告訴我:「要不要 Meeting 你們自己決定,教授平時很忙不可能一直管你們。」當然還是有最低開會次數的系所要求啦!雖然教授這樣說,但還是時常掛念我們的進度。

二、團隊合作

最初找夥伴其實蠻順利的,或許我對別人來說是很(抱)可(大)靠(腿)的,所以其實不是別人挑我,而是我在挑人,除了和一個外語能力及口條能力很強的作為夥伴之外,還找了演算法很優秀且好相處的同學一組。只不過事情總是沒有想像中的順利,過程也常常發生意見不合的事情,但專題歸專題,朋友歸朋友,這兩件事區隔開來,並在不斷磨合之後,總體來說,我不會後悔找他們成為我的組員,倘若找其他人來取代他們作為組員,我相信還是會發生類似的事情。

  1. 與不同特質的成員相處
    系上要求通常被建議三人一組,有人會認為:「組員三個找好找滿,工作量不會太大。」其實不然,人多事情反而雜,更可能引發「人際關係」的議題,或許有蠻多看似是「和平的落幕」,但過程我相信一定會有意見不合甚至有價值觀衝突的時候,這點我個人經歷過也想分享,當一個負責的組長真的不是簡單的事,必須隨時去衡量組員們的時間是否配合、面對專題的心態、不同方法與意見的衡量,以及系統上整合的困難。
    一定也有人會說:「一個人很方便啊!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完全不用擔心雷組員。」在製作上能夠更精緻,因此有許多優秀的同學很希望自己一個人一組,如果非常想要精進個人的技術與研究面,那我覺得也非常好。之所以最後選擇三人一組,是因為未來勢必還有團隊合作,在這樣的機會下更需要去練習「如何與不同特質的成員相處」,並且能夠在邁入研究或職場之前,真實提早面對這樣的情境。
  2. 不同的價值觀
    不同的價值觀指的是對專題製作的心態以及重視專題的程度,由於每個人對專題的期待不同,有人希望「把專題做好有利於推甄」,因此會很重視專題製作的研究品質,也有人只想要「能夠畢業就好,專題有過就可以了」,不過容易敷衍行事,沒有按組長或教授的較明確的方法來做,講直接一點就是偷懶,這很人性很正常,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衝突。這方面我也曾經非常頭痛,其實除了拚推甄之外,我的處事心態是「既然這件事端在我面前了,我能不能把它做到更好」,但過程中不斷與「只想完成,能夠呈現就好」的成員磨合,而去做取捨與平衡,最後也因為真的在很多事情(專題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啊!看得太重會活得很累)的壓力之下,將實作調整成較好完成方法呈現。除非成員的心態都和我一樣,不然真的是要改變心態才能去平衡我的完美心裡,但是同時必須要知道一件事實,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只有去接受、面對與改變才能促發我更多的學習。
    另外我看待我的組員並不會偏激還是生氣(曾經生氣過才學會豁然的),而是去理解他們「為何他們有這樣的心情?」,這樣的理解之後也更能體諒他們的處境,或是進而欣賞他們豁達的人生觀,並且發現他們可愛(?)的一面,其實反而更能心平氣和地與他們進行進度上的溝通。
  3. 看見優勢,隱藏弱點
    與團隊長時間相處,發現彼此的優點與缺點之後,更能夠將專題好的內容被看見,我了解自己是個有責任感,並能將內容細緻化的組長,但在開會好幾次後,發現自己的報告口條能力以及自信上不如別人,即便能夠將內容精緻化,但每次在報告時都會覺得自己在背稿。因為如此,我看見其中一名組員報告口條、反應靈敏的優勢,且因為我有「想要把一件事呈現到最好」的心態,內心都會想要找她作為上台報告的代表,導致那名組員被我委婉地到處報告以及參與投稿發表,我要老實說這方面真的辛苦她了!也很感謝她的努力。
  4. 跨領域合作徒增完整程度的困難
    由於專題與公家機關合作,在資料蒐集上必須不斷與機關人員喬時間蒐集資料,並且到處奔波,老實說對一個沒車的學生要到處跑真的蠻辛苦的,同時也必須簽署 IRB (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,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),撰寫同意書等等。從來沒想過跨領域合作必須如此嚴謹,且在機關人員們的期待之下,自我要求就更高了。
    「做好」和「做完」一直都是我在做專題的過程中所拿捏的標準,一開始很單純認為只要能腳踏實地一步步做好就能做完,但往往還有其他因素牽扯著你,專題製作的時間不足、準備研究所考試、學校繁重的課業、系統出現bug、資料蒐集有問題、組員很雷、工作分配不均、教授和醫師的期待等等,要在一年之內做到完美真的太理想化了,完!全!不!可!能!

三、論文投稿

  1. 成員退出
    投稿真的是噩夢的開始,會說噩夢是因為與原先的期待及要求能力上有很大的落差,專題製作並沒有強迫學生必須投稿,且過程中從三人變成兩人,原因是其中一個成員說想要轉系,自己曾面臨過轉學&轉系的經驗,因此能感同身受他在這個領域學習上的不快樂,雖然這種不快樂可能還是有很多面相可以討論,既然他已經提出來就表示他內心已經不再想要合作,我也就尊重他。只是讓我開始焦躁的是工作上的分配,開始重新分配工作之後,富有責任感的我開始把這份重擔壓得更重。
  2. 面對自己
   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,投稿是我單方面自我要求所做的決定,技術面與理論面幾乎都是由我著手,因此那時真的常常心力交瘁,總是覺得大家做專題好像都很輕鬆,自己很想做好但成員並不是這麼想的,那種感覺好累。選擇投稿的原因是想要求自己能有研究上能力,以便未來進研究所做準備,但過程中感覺痛苦,撰寫論文必須嚴謹,由於我做的題目是跨領域的,在撰寫「相關研究」的部分,題目是自己天馬行空發揮的,目前並沒有人做過這樣的題目。除了要找題目是否有可行性的相關研究論文,在另一個領域相關研究的理解上真的很擔心自己會寫得不夠精確,那時歷經著「我是不是不夠好」、「我怎麼連這個都看不懂」、「覺得自己理解能力很差」,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,每天逼迫自己要把這個概念學好,不斷聆聽很多線上課程,因為看不懂一個公式,就花時間把工程數學看了一遍,再翻系上過去所教的傅立葉轉換的筆記,導致有「必須要把這個概念理解」的壓力,且不希望將這樣的投稿機會浪費掉,因此很努力想要更嚴謹去看待內容,經常有筋疲力盡的感受。在這樣的壓力之下,擔心進入研究所每天會是燃燒殆盡的狀態,開始有放棄研究所這條路的念頭,在這樣的契機之下讓我重新思考人生,該選擇就業還是研究所,在重新思考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事情(累),最後的衡量下還是選擇了研究所,因為我渴望在研究所能夠獲得相關領域深度的學習。
  3. 大學生與研究生的差別
    在論文投稿錄取之後,教授希望我們能夠模擬發表,並請實驗室研究生及博士生來聽,前兩次真的被電的蠻慘的,他們的嚴肅會帶給我一種「你們這些大學生到底在幹麻,真的有要當研究生嗎?」,給大學生一記當頭棒喝,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磨練,也了解到研究生必須有的素質,大學生和研究生的要求真的是天差地別。我們在報告的發表上只做到「呈現」的層次,但研究生很注重研究的「問題」及「深度」,以及是否真的懂研究了。
    在投稿這方面我真的很感謝教授不斷地建議與指導,一週兩次的 meeting 在論文的撰寫上有非常大的進步,但更多的辛苦是必須好好面對自己啊!接納自己不完美,夠好就很好了。

四、專題成果

  1. 成果展:專業的呈現
    專題成果展可以說是能夠展現自己大作品的舞台,我的經驗感受像是在發表新產品,因為我們的作品呈現在構想上,算是蠻新穎的輔具,且具有展覽性質,但回到優勢與弱點的部分,自己的口條能力真的有待加強,不過我也在思考,或許口條能力只是自己長期自卑心理所致,但選擇口條較好的夥伴報告,確實讓我們的專題有更好的呈現,並且在專題競賽中進入到第二輪評比。
  2. 推甄面試:是否具備研究生的資格
    最終的面試結果(書審+面試)是排行正取前三(不含逕取),在面試上能夠被三位教授不斷問問題,對我來說是一種肯定,除了能感受到教授對題目很有興趣,問題也很專業,「資料是如何蒐集的?」、「正確資料的定義是什麼?」、「若資料在正確與錯誤之間,model 是如何判斷是正確還是錯誤?」、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?」雖然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非常緊張,在教授引導問題下促使我回顧專題的思考,面試完當下內心想著「很想進入這所學校!而且非常想找其中一位面試的教授作為指導」,雖然最後去別所學校了,倘若沒有離家距離限制的煩惱,這所學校確實會是我心中的第一志願。

五、結語

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,決定著一切。
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。
— Carl Jung

專題對我來說,是一個在邁入研究所之前,不斷磨練自己的過程。落幕之後,無論畢業之後選擇工作或是研究所,都很感謝自己過去的扎實學習,精進自己,並且努力充實度過了這一年。

--

--